网站首页 学院概况 党建工作 师资队伍 新闻资讯 人才培养 团学工作
校友文采
合作交流
典耀中华·我与新华字典——四川文化艺术学院第五届讲好中国故事读书分享会成功举办
发布日期:2025-9-18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291次

图片


2025年9月15日,四川文化艺术学院绵阳校区多功能厅成功举办第五届“讲好中国故事”校园读书分享会。本次活动以“典耀中华·我与新华字典”为主题,由学校党委宣传部、教学科研管理部、学生工作部、大数据部新媒体中心,联合文化旅游学院、中国书法篆刻学院、数字传媒学院共同举办,旨在深入推进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普及,强化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校党委副书记廖江,党委委员、副校长张大汉,绵阳校区管委会主任邓德明,学生工作部部长李一、副部长陈娜,党政工作部副部长张璇,教学科研管理部副部长刘娟,文化旅游学院院长王建科、党总支书记梁莉、副院长刘昌安,与二百余名师生代表共同参与了这场融学术、文化与情感交流于一体的语言盛会。


2025年9月15日,四川文化艺术学院绵阳校区多功能厅成功举办第五届“讲好中国故事”校园读书分享会。本次活动以“典耀中华·我与新华字典”为主题,由学校党委宣传部、教学科研管理部、学生工作部、大数据部新媒体中心,联合文化旅游学院、中国书法篆刻学院、数字传媒学院共同举办,旨在深入推进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普及,强化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校党委副书记廖江,党委委员、副校长张大汉,绵阳校区管委会主任邓德明,学生工作部部长李一、副部长陈娜,党政工作部副部长张璇,教学科研管理部副部长刘娟,文化旅游学院院长王建科、党总支书记梁莉、副院长刘昌安,与二百余名师生代表共同参与了这场融学术、文化与情感交流于一体的语言盛会。


活动在富有仪式感的“新华字典时光长廊”观展中拉开帷幕。长廊以时间轴为序,通过珍贵历史图片、文献资料及实物展品,生动呈现《新华字典》自1953年初版以来七十余载的发展历程。从初始手写稿本至当代数字化版本,从简朴纸质版到精装本,每一版本皆镌刻着时代印记。参观过程中,师生驻足细览,不时交流探讨,感受这部“国民字典”如何成为几代人集体记忆与文化启蒙的重要载体。特别展出的1953年初版《新华字典》影印本,使在场师生深切体悟历史的厚重与文化的赓续。


图片图片图片图片



活动伊始


随后,领导、嘉宾及师生移步学校多功能活动厅,活动正式开启。校党委副书记廖江在致辞中指出,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是维护国家统一、促进民族团结的文化基石,高校作为文化传承创新的重要阵地,理应成为国家语言战略的坚定践行者。他勉励全校师生自觉担当语言文字推广的先锋,积极参与语言文字工作,成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最坚实的传播者,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贡献力量。


图片图片


分享环节


随后的分享环节内容丰富,专家及师生代表从不同视角阐述与《新华字典》的深厚情缘。文化旅游学院院长王建科教授以“《新华字典》:一部字典里的中国语言文化之路”为题,从学术史角度系统梳理该字典从扫盲工具演变为文化符号的历程。他通过详实数据与生动案例,阐释《新华字典》在推动国家语言规范、促进文化普及及加强国际传播等方面不可替代的作用,指出此部工具书承载着重要使命,是中华文化传承的关键载体。


图片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教师陈雨薇以“一本字典一座桥”为主题,深情回顾其在海外任教期间,如何借助《新华字典》助力外国学生跨越语言障碍、步入汉字世界的经历。她分享的多个教学案例,展现了一部字典如何成为连接中外文化的桥梁,令中华语言文化于世界舞台绽放光彩。


图片


学生代表的发言同样真挚深刻。中文专业李棋莉同学以“一本工具书里的成长故事”为题,娓娓讲述《新华字典》伴随其从懵懂学童成长为中文专业学子的心路历程。她表示,此字典不仅是学习工具,更是“藏有中国故事的宝库”,每一汉字皆蕴含深厚文化底蕴。英语专业彝族学生阿呷阿牛同学以“字典为桥,联结民族心”为主题,分享字典如何助其克服语言障碍,在规范汉语学习过程中深化对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的真实经历。其讲述感人至深,彰显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在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中的重要作用。


图片图片



汉字文化趣味竞赛环节


为增强互动性与体验感,活动特设多项汉字文化趣味竞赛环节。“限时查生僻字”比赛紧张激烈,同学们迅捷查找“瀣”“瓞”“躞”等结构复杂汉字,于竞技中重温传统工具书的检索魅力,体验汉字学习乐趣;“汉字溯源挑战”则通过辨识甲骨文、推测文言释义等形式,引导师生深入探究汉字构形与演变奥秘,深刻感受中华文字的系统性及其文化内涵。此互动环节不仅增添活动趣味性,更令参与者于实践中深化对汉字文化的理解。


图片图片


活动尾声


活动尾声,校领导为本次活动做出贡献的13名师生颁发“汉字文化推广大使”荣誉证书。他们将继续肩负在校园内外推广语言文字规范、传播母语文化的重要使命,通过开展系列文化活动,带动更多师生关注并参与语言文字工作,营造热爱母语、传承文化的良好氛围。


图片


本次活动联结文化旅游学院、中国书法篆刻学院、数字传媒学院动画专业等多领域专业力量,充分彰显各学院协同创新的丰硕成果,展现学科交叉融合的时代特征。同时,通过共同策划文化展览、设计互动体验项目等方式,不同专业学生在协作中交流知识、分享创意,不仅深化了对汉字文化的多元理解,亦促进了跨学科友谊的建立,为校园文化生态注入了新的活力。


图片



图片:学校大数据部新媒体中心 邓鑫悦

文案:赵凤林

排版、编辑:刘发玉

一审一校:罗诗薇 黎念佳

二审二校:赖鑫

三审三校:梁莉


严谨求实   守正出新 

传承文化   融汇中西

绵阳校区:绵阳市经开区机场东路83号

梓潼校区:绵阳市梓潼县永利路929号

快速导航
关注文化旅游学院

扫码登陆手机站

学院官网微信公众号
Copyright © 2019 四川文化艺术学院(文化旅游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