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导航
站内导航 ×
    合作交流
    实习第六周——认识自己,重建学力
    发布日期:2024-12-15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1533次

    在实习的第六周,我们完成了又一个小成就,将三年级的子萱送去了学校。

    子萱是在我们实习的第二周来到这里的,她从十一大假以后就不愿意去学校上课(以前也有类似的情况发生),她的妈妈十分焦躁,却又无可奈何,便找到罗老师寻求帮助。

    记得她来这里的第一天站在楼梯口不愿意进来,无论和她说什么,她也不会搭理,从她妈妈焦躁的情绪中我们知道要做的是耐心劝导,于是我们拉着她的手消解她的害怕和不安,并告诉她,我们是她的帮助者,而不是施压者。过了半个小时终于愿意走进来。我们用了一天终于了解了一些她的心理活动,同时也让她熟悉我们,放下防备。


    第二天一早,我们以为一切都会很顺利,可是到了公司发现一个新的问题,子萱希望她的妈妈可以一直陪着她,无论我们如何疏导,她都要求她的妈妈时刻在她的视线内,于是我们意识到,子萱非常缺乏父母的关注,才会用这样极端的方式。今天,我们告诉了她:爱是相互的,不是要挟来的!同时,我们也告诉她的妈妈,需要改变自己的处事方式,不是逃避而是改变,不是焦躁而是耐心。


    接下来的时间,我们一边给她进行教学,让她跟上学校的学习进度,一边给她进行心理辅导,心理辅导遵循四个原则:

    第一原则:将她的坏情绪返还给她,没人去接受她的负面情绪,但要注意不要给她增加新的负面情绪。体会生活、生命都要自己负责的理念。

    第二原则:理解需求,理解她的爱的需求。家庭缺失爱,我们要让她体会到其实爱的来源有很多方向。

    第三原则:帮助她梳理恐惧,寻找办法应对。实践原则。

    第四原则:自信重建。

    同时,罗老师在给子萱的父母做家庭教育,让父母行为更正确。

    渐渐地子萱开始活泼,开始自愿给我们分享她的故事,我们感受到了她的变化,有了非比寻常的成就感。同时罗老师也去子萱的学校了解情况,帮助她更好地回归校园生活。


    我们了解她的任性和不安,我们不是心理医生,很难改变她,我们只是从成长的角度,修建一些成长的路:比如认识人生、社会,认识自己,重建学力……心理的问题,文化重构,是比较靠谱的路径。



    指导老师:罗莉

    图文:敬巧渝

    排版:张思雨

    一审一校:刘玥 林畅 

    郑钰梅

    二审二校:罗诗薇 

    黎念佳

    三审三校:梁莉 蒙智民

    严谨求实   守正出新 

    传承文化   融汇中西

    绵阳校区:绵阳市经开区机场东路83号
    梓潼校区:绵阳市梓潼县永利路92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