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导航
站内导航 ×
    合作交流
    在这里成长,在这里发光——2021级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经开区实验小学实习第五周
    发布日期:2024-12-9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897次

    //


    实习第五周,我完整地给学生上了一节课。由于第一次给学生完整讲课,学生很兴奋,积极回答问题,当提出问题后,看到学生高高举起的小手,心中生出莫名的、从未有过的感动,课堂很愉悦,时间过得也很快。四十分钟,对讲台下的学生来说是漫长的,对讲台上的老师来说是短暂的,时间的把控对我来说是一个难题。

    重复地做一件事也是教师的工作日常。每天批改各种作业:生字抄写、实践园地(练习册)、考试试卷、课堂作业……还要不断反复提醒学生易错点。在重复中让学生慢慢理解,在重复中让学生慢慢成长,也在重复中让自己越来越对这份工作得心应手。

    课堂少不了“小插曲”,课下少不了与学生相处。面临课堂学生的突然提问或者突发情况,开始还会慌乱,渐渐地,可以巧妙解决。

    学校的活动很丰富。老师们常常举行大型教研培训会,学生们有许多社团可以参与。培训会上,经验丰富的老师展示示范课,外出学习的老师分享新颖的教学方法、新奇的教学思路,从老师们的展示和分享中,学习到了很多,对小学语文学科的教学有了新认识。本周四,举行了经开区实验小学2024年度第三届英语节词王争霸赛;本周五,举行了经开区实验小学校园音乐节才艺大赛决赛,参赛的各年级学生在舞台上展示才艺,或弹奏,或舞蹈,活泼可爱,充满活力。

    冬阳可贵,负暄而行,在大雪节气里结束本周的实习,和学生们一起在“在这里发光”中慢慢成长与发光。

    /贰/


    本周,终于迎来了第一次独立上新课的机会,作为实习语文老师,我深知这一次授课的重要性,这不仅是对我这段时间听课的一种检验,更是对我专业能力的一种考验,因此我也提前做了大量的准备。

    首先是备课阶段。我第一步做的是研读文本,在研读文本之后,我又观看了各大名师针对相关课程的授课视频,力求自己完全且有深度地掌握了这堂课的内容。在充分理解文本之后,就开始参考教师教参书,做课件,将教师教参书中的要点与课题的学习要求相结合,将课件的顺序逻辑整理清晰。在这个过程中也根据自己的试讲修改了很多次,并向我的实习带领老师请教应该如何讲这种略读课文,将每个步骤精确、详略结合,才定下最终的课件。

    其次是讲课阶段。上课当天,我提前到达教室,做好课前准备。随着上课铃声的响起,我深吸一口气,开始了我的授课。我按照事先设计好的教学流程,用了一个有趣的故事导入本课的课题,因为授课题目叫做《我的 “长生果”》,所以我就运用《西游记》中妖魔鬼怪执着于吃唐僧肉而可得长生不老的故事导入,一方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由 “唐僧肉可使人长生不老” 引入所讲的课题。接下来就根据学习要求逐步引导学生进入课文情境,讲解知识点,并适时提问。在整个授课过程中,虽然我内心充满紧张,但尽量保持镇定,在紧张时故意放慢语速以调整。令我十分欣慰的是,可能因为是新老师授课,所以学生们的积极性很高,积极回答问题,参与课堂讨论,这让我感受到了作为老师的成就感和满足感。

    最后是授课结束阶段,我及时向指导老师请教,指导老师也对我授课的内容和教态等方面进行了点评和建议,课后也及时对自己的授课进行了反思和总结。我认为,这次授课虽然存在不足,但总体来说还是成功的。我通过实践来检验了自己的备课成果,也收获了宝贵的教学经验。同时我也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了作为一名老师,需要不断学习和进步,才能更好地引导学生,传授知识。

    这次讲授新课的经历,对我来说是一次难得的锻炼机会,也是己的教学能力,争取下次讲授新课的时候能够尽量规避本次授课中的不足。

    /叁/

    本周是实习的第五周,实习生活也过去了一个月了。在这一个月里,我听了带教老师的许多课,但是现在听课的感觉和以前完全不同。过去在学校课堂里是为了学习新知识,而现在听课是为了学习教学方法。而带教老师的教学方法相较于常规教学,有其独特之处。

    带教老师在授课时,首先会用提问法,用问题来考验学生对昨天知识的掌握程度。这样的好处就是,一可以检验学生昨天上课的认真程度以及回家后的复习情况,二是在提问中涉及昨天上课的重点内容以此达到强化记忆的效果,帮助同学们巩固知识。

    其次,在新课讲授中也采用多媒体教学法的方式来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习不再感到枯燥。比如:在教授新课《古人谈读书》时,播放央视节目中撒贝宁穿梭千年与孔子对话的片段。片段中谈到了《论语》的作者、主要内容,以及孔子的成就以及他的后世传人朱熹等。通过视频,既让学生感到新鲜,也让其记忆深刻的同时学习到了有关孔子及《论语》的相关知识,让课堂不再乏味。在讲解课文内容时,也重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引领学生做课堂的小主人。用循序渐进的方法,引导学生学会用自己的话说出文言文中语句的意思。比如:在讲解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这句话时,先讲解重点字词的意思,如敏、耻、下问。再引导学生通过重点字词,用自己的话串联整句的句意。最后根据这句话,询问学生你得到了什么启示。在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也得以达到教育作用。

    最后,在新课讲授完毕后,拿出练习册当堂检验上课的学习情况,针对上课内容及时练习。既可以检验上课是否认真听讲,还可以加深对重点内容的记忆,也还可以减轻家庭作业的负担,在课堂上就可以先完成一部分作业。

    总之,在这一个月的学习过程中,我学习到了很多。当老师并非简简单单的 “授业解惑”,而是要在让学生学习到新知识的同时,还要会应用、会实践,因此完整的教学设计相当重要。我也将继续努力学习,通过提升个人的教学能力,希望有一天能成为一名合格的语文老师。

    /肆/

    间跑得很快,转眼之间就来到了实习的第五周。在这短短三十天的实习生活里,我收获了许多在课堂上学不到的东西。“一切从实际出发” 这一句话,逐渐成为我工作的指导方针。

    一切从学生的情况出发。一堂课的两个主体分别是 “教师” 和 “学生”,但教师只作为教学过程中的引导者,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在听课学习的过程中,教师需依据学生回答问题的反应、课堂状态、眼神交流等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环节,并且及时开展相关的活动。其次要关注学生的作业和测试,作业和测试能及时反映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帮助老师发现教学的不足,以便及时改正。最后也要在日常生活中及时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心理状态时刻在变化,或许是因为人际关系,或许是因为老师的无心之言等等。学生的心理状况也是指导老师日常工作的风向标。

    一切从课标出发。在实习过程中不仅参与了新课标示范课的分享,同时我也切实地上了一堂课。在示范课中老师展示了如何逐步引导学生思考并让学生逐步解决难题的过程,同时也展示了语文课堂融入多种元素,让语文课堂充满活力。这堂示范课让我明白新课标下语文课堂的转变。在独自授课后,指导老师给我反馈有两点让我印象深刻,分别是:一要了解学生的情况,二是要去关注课标中的要求,一堂课的设计要符合培养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求。

    “一切从实际出发” 这一条是我的工作指导宣言,不仅让我的实习工作更加充实,同时也让我对接下来的挑战充满期待。


    /伍/


    这一周,我的实习生活如同一幅丰富多彩的画卷,每一笔都记录着成长的足迹和收获的喜悦。作为实习语文老师,我有幸经历了多重学习与实践的机会,让我对语文教学有了更深的理解和感悟。

    01

    聆听经典,感悟教育

    本周,我有幸听了一班新老师的《古人谈读书》课程。这位新老师虽然年轻,但充满活力,她尝试用更加贴近学生生活的方式解读古文,让课堂充满了趣味性和互动性。从她身上,我看到了创新与传统相结合的教学可能性,也激发了我对教育创新的思考。

    02

    教学观摩,拓宽视野

    我走进了指导老师景老师的课堂,聆听了她讲授的《古人谈读书》。景老师以其深厚的文学底蕴和独特的教学风格,将古人的读书智慧娓娓道来,让我深刻体会到了语文教学的魅力所在。她不仅注重知识的传授,更强调情感的共鸣和思维的启迪,让我受益匪浅。

    03

    反思总结,不断前行

    回顾这一周的学习经历,我深感收获颇丰。从两位老师的课堂中,我学到了如何更好地解读文本、设计教学流程以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教学观摩,我领略到了教学改革的前沿动态与先进理念。这些经历不仅丰富了我的教学实践经验,也拓宽了我的教育视野。

    展望未来,我将继续秉承“学无止境,教亦无涯”的理念,不断学习新知、探索实践、反思总结。我相信,在教育的道路上,每一次的学习都是一次成长的机会,每一次的实践都是一次蜕变的开始。我将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更加坚定的步伐,迈向更加美好的教育未来。



    /陆/


    本周是实习的第五周,在这一周里收获比上一周更加丰富。

    当我再次站上讲台,面对着那一双双求知若渴的眼睛,心中涌动的情感已不同于初次。这一次,我更加从容,更加自信,因为我已经有了一次宝贵的实战经验。

    相较于第一次的紧张与慌乱,我的眼神更加坚定了。我深知,作为老师,我的每一个眼神、每一个动作都会对学生产生深远的影响。因此,我努力地让自己的目光充满力量,希望能够传递给学生们更多的信任和鼓励。

    在引导学生回答问题方面,我也有了显著的进步。我学会了如何巧妙地设置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在他们作答后给予及时且恰当的点评。这些点评不仅让学生们更加明确了自己的思路,也让他们感受到了自己的进步和成长,从而增强他们对学习的自信心。

    而最让我欣慰的是,我在教师气质和气场方面也有了明显的提高。我不再是那个初出茅庐、手足无措的新手教师,而是一个能够掌控课堂、引导学生、传递知识的成熟教师。这种转变让我更加热爱这份职业,也更加坚定了我成为一名优秀教师的决心。

    回顾这次讲课经历,我深深地感受到了成长的力量。每一次的尝试和挑战都是对自己的一次提升和超越。我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会继续努力学习、不断进步,为成为一名更加优秀的教师而奋斗。



    指导老师:钟凤

    图文:石颖 罗显梅

    宋迎迎 张何苗 杨瑶 黄梅

    排版:张思雨

    一审一校:石颖 金迪一 林畅 郑钰梅

    二审二校:罗诗薇 黎念佳

    三审三校:梁莉 蒙智民

    严谨求实   守正出新 

    传承文化   融汇中西

    绵阳校区:绵阳市经开区机场东路83号
    梓潼校区:绵阳市梓潼县永利路92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