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0日,由新华文轩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主办,四川文艺出版社、新华文轩绵阳书城、绵阳市图书馆承办,四川文化艺术学院协办的“孤胆英雄,护山河无恙——《宿敌·山河无名》青年作家赖继作品分享会”活动在位于绵阳市警钟街的绵阳书城举办。绵阳市委宣传部副部长温芬,绵阳市作家协会主席陈霁,推理小说家、编剧、《宿敌》系列作者赖继,制片人、出品人、西部法治影视创作中心主任王星瀚,青年导演、编剧、摄影师郑培科,以及我校文化旅游学院党总支书记梁莉携师生代表齐聚一堂,围绕“长篇小说的创作与影视改编”等话题展开面对面交流。四川文艺出版社副社长吴坤主持活动。
温芬在致辞中表示,时代环境的变革与社会文化的多元发展,为文学创作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创作符合时代主题,并为大家喜闻乐见的优秀作品是广大作家,尤其是青年作家新的历史使命。《宿敌·山河无名》是四川本土优秀作品,因其弘扬时代主旋律的内核成功实现影视转化,不仅带动文旅发展,更推广了四川名片。温芬同时勉励在座同学认真学习、热爱阅读,在书籍中寻找“价值”,以“价值”滋养个人的成长。
随后,由吴坤、赖继、王星瀚、郑培科四人围绕文学作品的创作、文学作品如何转换为影视作品、影视作品拍摄故事等展开问答,呈现了一台精彩的对话。其中,赖继谈到《宿敌·山河无名》的文学创作、影视剧本打磨到拍摄制作,取得很好的收视率,每一步都是用心操作的,就像种下优质的种子,经过细心地呵护,必定会开出繁盛的花朵,当然这一切都是团队共同协作完成的。王星瀚认为,《宿敌》能取得这样好的播出效果,源自于这个故事本身题材吸睛、有张力、人物塑造正能量,主题契合社会发展脉搏,这些元素缺一不可。郑培科则认为,作品深挖社会议题与人性痛点,通过塑造人物两难困境,展现真实矛盾冲突,从而引发大众共鸣。



问答环节中,赖继就同学们关于“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塑造”“《宿敌·山河无名》创作初衷”“如何看待兴趣爱好与职业发展”等问题分别进行了认真细致的回答。同学们纷纷表示获益匪浅,尤其是热爱文学、有志于传播中华优秀文化的同学明确了接下来努力学习的目标和方向。

分享会最后,吴坤总结,通过本次活动让我们从不同角度看到了一部作品的诞生以及它的多元性表达;也通过一部作品向社会传达“热爱与信仰在人生中的价值与意义”。吴坤希望同学们能够为自己所爱去持续耕耘,通过阅读与学习不断丰盈自身,未来做对国家有用之人,作对人民有益之事。
此次分享会,不仅仅是单向度的分享,也是川文艺师生走出课堂,深入到文化活动现场的教学相长的实践,既巩固了理论知识,也对未来职业发展有了更清晰的规划与期待。
文案:文化旅游学院
图片:刘发玉
排版:邓鑫悦
一审一校:林畅 郑钰梅
二审二校:罗诗薇 黎念佳
三审三校:梁莉 吴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