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习一月,教育初心渐明
转眼间我们的实习生活已经过去一个月了,我们也逐渐适应这里的工作。虽然不曾给孩子们正式讲课,但在每一次听老师的课、批改孩子们的作业、陪伴他们早读以及给他们订正并讲解练习题的过程中,真的让我受益匪浅。特别是听了那些有经验老师的授课后,我更是感慨良多。
每个老师的授课风格各不相同,但他们的课堂总是那么生动有趣,他们也总能用最简单巧妙的方式,把复杂的知识点讲解得清晰明了。而且,他们非常注重与学生的互动,总是鼓励学生积极发言,评价方式以及言语的选择也很恰当,让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找到存在感。
我在和老师们日常相处的过程中还发现,这些老师在备课时真的下足了功夫。他们不仅准备了丰富的教学资源,还巧妙地设计了各种教学环节,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有所收获。其中令我印象最深的是每个老师的提问设计,每一个问题都环环相扣、循序渐进,既给足了学生们思考的空间,又能在学生遇到难点时及时给予引导。我也深刻地意识到老师作为一个好的引导者的重要性,这也是我未来努力的方向。
这一个月的实习经历,让我更加明白了作为一名老师的责任和使命。语文真的是一门人文性很强的学科,老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在教学的过程中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和能力也很重要。同时,这门学科也是培养他们热爱中华传统文化的一种极其重要的途径。往后我会更加珍惜这次学习和实习的机会,继续夯实自己的基础并不断实践,努力成为一名合格的语文老师。

同心呵护童心,蔚然明媚未来
在阳光明媚的日子里,我踏入了这所充满童真与活力的小学,开始了第一个月的语文教师实习。这一个月的时间里,我不仅学习到了如何教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学会了如何去理解和引导这些可爱的孩子们。
实习期间,我主要负责四年级的语文教学工作。刚开始接触这个班级时,我的内心既紧张又兴奋。为了尽快融入学生们,我决定从了解每一个孩子开始。于是,我利用课余时间与学生们进行交流,了解他们的兴趣爱好、学习习惯以及家庭背景。通过这些互动,我逐渐赢得了学生们的信任和喜爱,也让我更加明确了自己的教学目标——不仅要教会他们知识,更要激发他们对语文学科的兴趣。
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例如,在教授诗歌时,我没有直接进入诗句的讲解,而是先让学生们分享自己对夜晚的感受和想象,然后引导他们体会诗人的情感。接着,让学生们在学校里观察相应的景象,并尝试用语言描述自己的所见所感。回到教室后,学生们纷纷表达了对美景的惊叹,这时我再引入古诗,让他们感受诗中的画面与情感。这种情境式的教学方式极大地提高了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除了课堂教学之外,我还积极参与学校的其他教育活动。在运动会中经过几天的努力,我们班的学生在比赛中表现出色,获得了优异的成绩。这次经历不仅锻炼了我的组织协调能力,也让我感受到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当然,实习过程中也遇到了不少挑战。有一次,我发现班上有几个学生在课堂上经常走神,作业也做得不够认真。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主动与他们进行了沟通,了解到这些孩子在家里的学习环境并不理想。于是,我和指导老师一起建议家长们为孩子创造一个安静的学习空间,并与家长们一起制定了详细的学习计划。同时,我也在课堂上采取了更多的互动教学手段,如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以提高这些学生的专注力。
回顾这一个月的实习经历,我感到收获颇丰。我不仅提升了自己的教学技能,更重要的是学会了如何成为一名有爱心、有耐心、有责任心的好老师。我相信,这段宝贵的实习经历将会成为我未来教育生涯中一笔宝贵的财富。

活力四射的课间跑操
在冬日清晨的校园里,寒风虽带着几分凛冽,却也清冽得让人精神为之一振。阳光透过稀疏的云层,斑驳地洒在操场上,给这寒冷的季节添上了一抹温暖的金黄。下课铃声响起,小学生们像一群不畏严寒的小精灵,带着对运动的热爱和对健康的向往,纷纷涌向操场。
操场上,队伍依然整齐有序,孩子们虽然穿着厚重的冬装,但是依然阻挡不住他们想要奔跑的热情。他们的脸蛋被寒风吹得红扑扑的,却丝毫未减那份勃勃生机。随着体育老师的一声令下,课间跑操在冬日的阳光下正式拉开序幕。
他们踏着轻快的步伐,随着旋律的起伏,在操场上编织出一幅流动的画卷。每一步都洋溢着青春的活力,每一声呼吸都充满了生命的朝气。阳光在他们的发梢跳跃,为这幅画面添上了几分温暖与灵动。
跑操中,孩子们的笑脸如同绽放的花朵,彼此间的眼神交流着无声的鼓励与支持。他们相互扶持,共同前行,在汗水中收获友谊,在坚持中磨砺意志。偶尔,有孩子的步伐稍显踉跄,但总有温暖的手及时伸出,将这份力量传递,让彼此的心更加紧密相连。
课间跑操,不仅是身体的律动,更是心灵的洗礼。它让孩子们在忙碌的学习之余,找到了释放自我的舞台,让快乐与自由在操场上空久久回荡。当跑操的旋律渐渐远去,孩子们带着满脸的红晕和满心的喜悦,如同归巢的小鸟,满载着活力与希望,重新投入到知识的海洋中,继续书写属于他们的精彩篇章。

班级管理与教学的经纬交织
有了前三周的经验,第四周的实习也变得得心应手,慢慢适应了日常的班级管理及教学工作,在教学方面更精进的同时管理也更加全面,也让我体会到精细化班级管理的重要性。
在教学工作方面,我陆续负责了一些早读、午检及作业的批改。早读时,面对学生拖拖拉拉、不专心不张嘴的情况,从一开始的束手无策到现在逐步解决问题,都是自我在成长的过程;在带教老师的帮助下,学习合理安排30分钟的午检,组织学生进行默写、听写、练字以及习题讲解等任务。通过逐步对教学工作的了解及熟悉,积极参与到教学环节的每一个部分,不断丰富实践经验,在教学上更加全面。
在班级管理上,上午监督学生做课间操及眼保健操,中午组织留校学生列队吃午饭,带路队送学生出校,监督学生午休……都是一些简单的管理工作,但却让我对学生一天的课程及时间安排有了更加详细的了解,同时也能更加深入的了解每个学生真实的性格,看到他们课堂之外可爱的一面,拉近与学生的距离,从而渐渐得到他们的认可及信任。在课堂管理方面,面对他们上课不专心的情况,适当采取点名及提问、奖励或扣取奖章的方式来吸引注意力,每一次的课后作业都会有奖章的奖励,从而督促学生认真完成每一次的作业;通过家长群来向家长汇报学生的学习情况和作业完成情况,促进家校沟通,共同监督帮助学生学习和成长。
每一周的实习都是不断提升自我能力,完善知识体系的过程,当前的我们都还处在不断摸索和探寻中,一次次的经历都是宝贵的经验,我们将继续努力提升教学及管理能力,为学生学习成长贡献自己的力量。

聚焦“三新”理念,赋能课堂转型
这一周,我们还参加了“三新背景下小学语文学教模式变革”的培训会。首先我们听了六年级老师的示范课,讲了《伯牙鼓琴》,这是一堂充满了音乐与情感的美妙课程。
在示范课上,老师通过生动的讲解和演示,将伯牙鼓琴的故事和音乐完美地融合在一起。学生们在聆听琴声的同时,也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这个故事所蕴含的情感和意义。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让学生们学到了音乐知识,更让他们感受到了音乐所传递的情感和力量。
听完示范课,唐老师给大家分享了何捷的讲座,讲了统编新教材的教学新思路,讲了命题以及课堂的新要求,作为一名实习老师,我收获颇多,也希望我能够在这些学习中不断进步,成为一名合格的语文老师。

-END-
指导老师:钟凤
图文:卫鑫平 王飞 赵欢 张宇彤 董佳丽
排版:甘涵银
一审一校:石颖 林畅 郑钰梅
二审二校:罗诗薇 黎念佳
三审三校:梁莉 蒙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