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蒲江县团委的号召下,“乡野青春·筑梦未来”青年创客体验活动顺利开展。本次活动紧抓青年力量,重在联结培育,搭建青年社群,营造青年与青年、青年与社会对接的新场域;同时为作为活动志愿者的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实践学习平台、提供了一个新的接触社会、了解社会的宝贵机会。
一、
与社会的新接触——身份的转变
“决定让你们作为志愿者参与此次活动的初衷,是希望你们能够通过亲身体验乡村创业的氛围,拓宽自己的视野,增强对社会的认知。校园里的知识虽然丰富,但缺乏实践经验的支撑,往往难以真正理解社会的复杂性与多样性。因此,希望通过这次活动,你们能够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进而能更好地融入社会。不能让你们始终在学校的温床里生长,不敢成为‘大人’、不敢接触社会、不敢与人打交道。”指导老师的话犹在耳旁。
“本次活动面向的是青年创客,以往我们是类似活动的主体、亲历者、参与者,这次是服务者,是一个工作者,是一个十分优秀的工作室——吾乡的合作者,面向团委和全然不熟悉的、来自天南海北前来学习的人,为他们提供帮助。这种身份的转变还是让我在工作时有点担心和忐忑,怕不能很好地完成。”这是学生在活动开展前的自述,也是必须要让我们大胆接触社会的原因——适应身份的转变。
二、
课程实践深化
我们作为志愿者全程参与了此次活动,实地走访了吾乡、画野等在地创业项目,深入了解了项目从初创到落地再到后期运营的全过程;陪同参与了丰富的培训课程,包括财税认知升级、摄影技巧传授、美学表达等,特别是罗莉老师主讲的物道与格物------直播“卖”点写作创意实践讲座。
罗老师以其丰富的经验和独特的见解从“物”的商业言说法、高级文案的内功心法、格物写作、创意实验等七个涵盖理论和实践的方面展开讲述物道与格物,强调了“识物——解物”的重要性,即要深入了解产品的本质和特点,才能找到与之相匹配的市场需求和目标人群,讲座生动有趣,令人受益匪浅。
罗老师的讲座课程引导我们在感受乡村文化深厚底蕴的同时思考如何将这些传统技艺与现代商业传播相结合,在实践中学习、领悟,进而创作出具有创意和吸引力的文案。
三、
实习感悟与社会认知
经过这周的实习活动,我们深刻体会到了接触社会的重要性。只有真正融入社会,才能更加深入地了解社会的运行规律和发展趋势,才能更好地规划自己的未来。同时,我们也意识到了自己在很多方面还有待提升,比如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等。在未来的实习生活中,我们将更加注重这些方面的锻炼和提升。
指导老师:罗莉
图文:全佳怡
排版:邓鑫悦
一审一校:赵建萍 林畅 郑钰梅
二审二校:罗诗薇 黎念佳
三审三校:梁莉 蒙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