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导航
站内导航 ×
    团学工作 - 学生活动
    西方文学中的疫病书写 ——从薄伽丘《十日谈》到厄德里克的《句刑》
    发布日期:2022-11-12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517次

    西方文学中的疫病书写

         ——从薄伽丘《十日谈》到厄德里克的《句刑》

    2022年11月10日星期四晚上19点至21点间,四川文化艺术学院中文专业开展了《西方文学中的疫病书写》的主题讲座。主讲人为绵阳师范学院汉语国际教育专业负责人熊晓霜副教授。

    本次讲座,熊老师从薄伽丘的《十日谈》娓娓道至厄德里克的《句刑》,旨在回顾西方文学中的疫病记载,希望通过阐述前人作品的内涵,给予身处疫情环境下的我们勇敢前行的动力!

    讲座主要分为以下五个模块:

     

    一、从现实角度看疫病

    2019年末爆发的新冠肺炎 (COVID-19)至今已有三年之期,我们习惯了核酸常态化。熊老师通过生动的例子说明了什么叫特定环境下才会有的产物:首先是深圳市某学校活用《红楼梦》出考题,其次是自己的朋友被隔离的生活经验。对如今的大学生而言,这更是一段不可磨灭的回忆,疫情总会过去,当我们再蓦然回首时,定会有新的感悟!

     

     

    二、从历史角度看疫病

    熊老师列举了西方历史上著名的几种传染病:

    天花 (Smallpox)、麻风病 (Leprosy)、黑死病 (The black death)、霍乱 (Cholera)、大流感 (The Spanish flu)、艾滋病 (AIDS)、非典型性肺炎 (SARS)等,这些疫病无一例外都对人类造成了极大的威胁。《自然》(Nature)杂志曾指出:“通过对黑死病的研究发现,瘟疫会改变人类的基因,让人类可以更好的抵抗瘟疫,但同时这种基因改变也将人类引导至了不同的进化历程。”英国有一种栖息在树上的胡椒蛾,在工业革命开展前,它是浅色的飞蛾,随着工业革命的污染加重,胡椒蛾颜色随之黑化

     

    每一种传染病的传播,都会引起恐惧。这时的疾病包含了许多人为的意义,如:西班牙大流感并非产生于西班牙。再比如麻风病人,他们的症状体现在:轻者可有皮肤斑块、丘疹等皮肤损伤和四肢麻木等神经损伤,重者可出现皮肤大片凹凸不平的损害,严重时毛发脱落、耳垂肿大、双唇肥厚、形如狮面,甚至四肢畸残。面对饱受病痛折磨的他们,为了多数人的安全,麻风病人被污名化,有的甚至被烧死、被活埋,在疫病面前,这些病人丧失了生而为人的权利。英国曾修建了一万九千多所医院用以关押麻风病人。在麻风病消失后,这些医院被用来关押精神病人。在所谓的正常人的历史上,病人站在了理性的对立面,人为的建构加深了他们的可怕程度,被排斥和被区别的病人在人类文明进程中,不单单是生理上的意义,还蕴含了另一种文化类别的歧视。好比西方曾一度诬陷新冠肺炎是中国病毒,这种谬论带有根本的民族偏见。

    在极端的意外状况下,疫情不仅能改变我们的生活,改变生物的基因,甚至能改变人类文明。熊老师分享到曾有一位学者指出:就中国而言,长江流域的在生态、气候等方面本身更适宜人类生存,但长江流域的文明在历史上却稍逊于黄河流域,这或许与南方疾病的梯度有关,南方优越的自然环境促使这片湿润的土地与疾病息息相关。

    西方的诸多战争也由于疾病的传播更改了历史的胜利者。比如因为天花的疯狂传染,西班牙人大胜阿兹特克人等。

    三、疫病在艺术中的体现

    人们面对突如其来的疾病总是在惊慌中走向平静,疫情除了留下伤痕,还能带给我们什么呢?熊老师讲到,通过艺术的表现,足以窥见曾经的点滴,时代又是如何变化的?让我们从普桑《阿什杜德瘟疫》中寻找答案。这是一幅将环境刻画的十分可怕的绘画:女人变色的尸体,伏在脚边哭泣的孩童,亦或是旁边熙熙攘攘忙着掩鼻的人群。这是一场发生于17世纪的灾难,作者从艺术的再现来警示人们认识自己的罪恶,要服从宗教、敬仰宗教、传播宗教,才能得到神的庇护。

     

    反观另一幅《瘟疫》,拉斐尔的画面少了对比鲜明的色彩加持,更多的是平静的氛围,角落的人们还在挣扎救治,画家用平和的视野展现人间的温情,激发人们生出战胜疫情的勇气,这些片刻的碎片更是从生活的经验中刻画了人类对疫病的态度。

    新冠爆发初期,华裔Laura Gao用一副漫画支援武汉,讽刺美国人对新冠来自武汉的偏见,并企图让人们了解真实的武汉,真实的中国。另外知名脱口秀戏剧演员博·伯翰在疫情期间的用镜头记录生活,最后出版了电影《隔离在家》。

    与外界失去联系时,人们用各种各样的艺术表达心情,排解压力和烦闷,以维持自己精神的稳定,同时也为后世对疫情的回顾和总结留下了宝贵的资料。

     

    四、疫病在文学中的记载

    人类历史上,各个民族都有大洪水的神话。古老的神话史诗《吉尔伽美什》中除了讲到大洪水,还记载了瘟疫也能灭绝人类。在《圣经·出埃及记》中有这样一个故事:以色列人摩西想逃离埃及,埃及法老不同意,上帝耶和华便降临了十大灾难,单单赦免以色列的人毫发无损,由此看出耶和华可以让人逃离瘟疫。在古希腊也有类似的传说:史诗《伊利亚特》记载了关于阿波罗因阿特柔斯之子侮辱了他的祭司克鲁塞斯,瘟疫之神阿波罗便在阿特柔斯之子的兵群中降下可怕的瘟疫,吞噬众人的生命。人们在早期对瘟疫的发生普遍带有敬仰和受惩罚的心态。

    中世纪14世纪,出现了几波黑死病(鼠疫)。由于当时的城市环境极其恶劣,许多富人合计与其在城市等死,不如去乡下自我隔离。这就是薄伽丘创作《十日谈》的背景。薄伽丘没有预料到他的书会经久流传,颇负盛名。他曾在前言中曾表达到:自己的作品只是为了给太太小姐们用做消遣,帮助人们在疫情期间转移注意力,排除恐惧。他创作的故事带有批判教会堕落的意图,文艺复兴时期人们思想得到了解放,但当发生疫病时,教会开始宣扬是上帝在惩罚人们,文艺复兴由此出现逆流,薄伽丘用心良苦劝诫人们认清现实、认清教会的邪恶,鼓励人们正视人间疫病、克服疾病。

     

    1665年是黑死病在欧洲最后一次大爆发,彼时的著名作家丹尼尔·笛福还是个孩童。当他六十多岁时,法国发生了一场疫病,使他回想起了发生在他幼年时光里可怕的记忆,由此他写出作品《瘟疫年纪事》。此书中提到病人隔离、检查员之职……等类似我们现在生活的情景。除此之外,还提到当疫病爆发时,投机倒把、招摇撞骗、占星卜术等等社会现象疯狂发作,为了逃走人们不辞手段杀死看管他们的人,将人性的扭曲展现的淋漓尽致。笛福写道人们首先考虑个人的福祉,作者对这些强调保证个人权利的想法并没有批判。作为一名现实主义者,相反他的描述代表了西方资本主义上升时期对个人主义的赞美。

     

    熊晓霜老师继续顺着时间脉络讲述了有关疫病记载的文学作品,如《屋顶上的轻骑兵》表达的是一种完全相反于《瘟疫年纪事》的主题,作者歌颂高贵的人性。不同的人对瘟疫有不同的态度,高尚的情怀对疫病充满藐视,勇敢的人也会健康的活着。赞美人在面临死亡时,表现出善良与美好的作品还有加缪的《鼠疫》:一个平庸小镇里偶然爆发疫病,人们在日复一日增长的病例中认清了神,虽然依旧会有像科塔尔一样,庆幸因为鼠疫自己不会被抓进监狱的投机倒把分子,但作品更多呈现出善良的、高尚的人性,世界的罪恶诸多,但团结起来的人们依旧有希望战胜疫病!

     

    除了普通的传染病,还有一类具有特殊情况才会传染的疾病:艾滋。随着时代进步,《天使在美国》、《黑水灯塔船》等一系列作品也横空出世,进一步帮助人们了解患染这种疾病的群体。其实如今患艾滋去世的人数的比例比新冠更加可怕,这一疾病的患染与同性之恋有密切联系,作家们通过对疾病的描写希望捍卫同性取向的权利,为改变人们的偏见、赢得人们的尊重而勇敢表达!疫情也促进了人们意识的觉醒。

    随着新冠的发展,关于疫病描写的作品也层出不穷。纽约时报开设The Decameron专栏,邀请阿特伍德、李翊云、托宾、大卫·米切尔等29位作者撰写与疫情相关的短篇小说。栏目灵感来自薄伽丘《十日谈》,被称作“新十日谈计划”。栏目企图用讲故事的方式消遣生活,治愈人们无以聊慰的状态。或许我们在短暂逃离现实之后又能重新回归与发现现实,正如“他们回来是因为他们已经笑过了、哭过了,也想象了新的生活规则,而后他们终于能够看见眼前的现在,并构想未来。”

    当代美国作家厄德里克最新作品《SENTENCE》也在新冠的背景下著成。身为一名美国土族印第安人,厄德里克深感白人文化的压抑,2019年美国爆发了黑人运动,疫情也随着时间的推移越发严峻,人们团结起来呼吁平等。作者在书籍中强调精神的作用,意识的觉醒使人们在危难面前联系起来,祈祷共同走过具有创伤性的时刻。

     

     

    五、交流环节

    在熊老师结束了自己的分享后,钟凤老师就比较文学的专业内涵以及文学的跨越国界,共同关注人性等问题与熊老师展开了探讨。熊老师指出:“对于中文系而言,外国文学就相当于比较文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不是指两者一定要区分出什么不同点,只是专注于培养大家分散的思维,要学会有意识的将本土所学知识与外国文学作品进行联系,这些有国别的、分民族的文学记录的不只是个人的文学,还是人类共有的瑰宝,它们在地位上是平等的、开放的,都着重关注人性的本身。”

     

    六、主题总结

    此次讲座至此言有尽而意无穷,疫情还在考验着每个人,如果你的灵魂暂时无处安放,那就打开一本书吧。在文学的世界里寻一抔净土,抚慰躁动的心。要相信,疫情总会过去,让我们静待花开!

     

    撰稿:孟露

    校正:石颖

    排版:

    指导老师:钟凤

    审核老师:梁莉

     

    严谨求实   守正出新 

    传承文化   融汇中西

    绵阳校区:绵阳市经开区机场东路83号
    梓潼校区:绵阳市梓潼县永利路92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