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同学
你们好!
我是2019级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学生勇文。给自己一个目标,让生命为她燃烧。毕业两年,考上编制。今天,我以母校为荣;明天,母校以我为傲。我的川文艺,她的成功,不在于我;但她的成绩,必定有我。回想熟悉的E幢大楼和总爱“抢课”的教务系统,回想让我打过瞌睡或不打瞌睡的老师们,回想一起打饭打水也磨牙吵架的兄弟姐妹,点点滴滴,恍如昨日。
今天,我分享自己从“迷茫大学生”到“小学编制教师”的备考历程,不管你是考研、考公还是考编,不管你是否毕业,在这条充满血泪的青春道路上,你永远不会孤单,因为我的故事能为正在规划未来的你们提供一些方向。

- ONE-
一、专业积淀:讲台下的“隐形阶梯”
很多人认为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只能教外国人,但我在大二假期实习时就发现,专业课程中的《现代汉语》《教育学原理》等知识,恰恰是教师招聘笔试中的高频考点。比如“偏误分析”能帮助理解小学生语法错误,“教育心理学”知识让我在面试“如何与家长沟通”时脱颖而出。建议同学们:
1.吃透专业课
别把考试当终点,试着把知识点与教学场景结合,比如用“二语习得理论”设计小学拼音教学;比如把教育学、教育心理学、教育学原理应用到真实的实践、实习场景中去。“知识就是力量”这句话确实没错,不过,在一个知识爆炸的新时代,会运用知识解决问题,提升自己综合应用能力才是真的让你游刃有余。

2、多听师范类课程
可能有的同学会好奇,咱们又不是师范院校?怎么能够听更多的师范类课程?别急,知识就是路径。咱们有很多慕课平台,在线课程可以付费、免费去学习,观看国内外名校的教育类公开课。可以搜索B站、小红书、粉笔教师、希沃、智慧中小学、腾讯课堂,多看优质课堂,学习课堂设计、板书技巧,接受系统性培训;甚至线下兼职实习,积累经验,多阅读理论类和实践类书籍,比如,我当年就系统学习了《儿童心理学》等师范必修课,才促使我,与我所教的孩子们进行更平等、更公正、更理性地对话。

- TWO -
二、备考策略:用“项目制”攻克编制考试

我的备考周期是8个月,分为三个阶段:
1.信息战阶段(1个月)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有了目标才有方向和动力。同学们可以关注某某地区教师招聘的公众号,如“四川教师招聘”公众号,整理近3年家乡小学语文岗位的报录比、笔试面试比例;向考上编制的前辈请教当地教育局指定教材(如四川常用《教育公共基础》西南师大版)。亲爱的同学们,考编不异地,异地不乡镇。了解当地的招考信息,每个人的家乡不同,教师招聘的政策与条件也不同,需要提前花功夫去了解。

2.精准突破阶段(5个月)

笔试:每天3小时“模块化学习”,比如周一专攻“文言文阅读”,周二集中刷“教育政策法规”错题;周三专注于常识和言语理解,周四关注时政和逻辑判断,周五可以刷数量关系和资料分析,周六选择教育策略,周日复盘本周所学内容,当然,别忘了放空自己,劳逸结合比精神紧绷更学习高效。
面试:观察名师,模仿名师,感悟名师,成为名师,超越名师,用手机录下10分钟试讲视频,请文化旅游学院的老师们帮忙抠教态细节(她们有条不紊的课堂总是像一件艺术作品一样有层次感、设计感)。

3.实战模拟阶段(2个月)
刷完题后,一定要测试,看看自己的分数在哪个区间?是否有把握进面?哪个板块还比较薄弱?吾日三省吾身,做出调控与计划反思;可以报班参加华图/中公的线下模考,适应高压环境。我当年在绵阳经开区实验小学代课时,就积累了真实的课堂经验,试讲时那个举手问“老师为什么‘的’‘地’不一样”的小男孩,成了我面试案例分析的最佳素材。

- THR -
三、心态管理:把“焦虑”变成“行动计划

或许你现在一无所有,或许你现在还感到迷茫,但都不要紧,我们毕竟处在一个相对公平且允许自由流动的稳定社会,这是时代赋予我们的最大机遇,但与此同时也是巨大的挑战和我们的历史业景。备考期间我曾因“非师范生”身份自我怀疑,后来我发现:
1.差异化优势
我和师范生们的差距在哪?我的教学技能真的比他们很差吗?我没有接受过一天的师范专业的教育教学类培训,但我坚信笨鸟先飞,勤能补拙。今天,飞速发展的社会,有体面工作的就业机会已远远赶不上国家大学生毕业的速度了,不管你是不是师范生,很早之前都没有天之骄子的优越感了,没有谁可以笑到最后,毕业,大家几乎都是站在同一起跑线。在大四代课的教学经验让我在“双减后素质教育”类面试题中表现亮眼,考官对我印象极好,给了我高分,让我成功逆袭。
温柔时光

2.可视化进度
学习是孤独寂寞的,甚至是了无生趣的,道理很简单,没有人愿意吃苦,人性都会趋利避害,贪图安逸。我知道,成功来之不易,如果我想做文旅学院的灯塔,那么,作为个人,我也只好付出十倍的努力,百倍的艰辛,咬紧牙关,加速成长,来征服这个社会,为自己打拼出一番天地。不奋斗的人生是雕琢不出亮丽的青春底色的。我会在每一个漫漫长夜用Excel记录每天学习成果,完成80%就打一颗星,累计50颗星就奖励自己一本课外书,尽管我只能看备考的书,没有时间去看杂书,但我依然把这项伟业作为理想的事业来鞭策自己向前迈进,我会永远做一个理性的悲观主义者,而不是感性的浪漫主义者。

- FOU-
四、写在最后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毕业时,钟老师曾说过:“教育是让石头成为星星的过程。”如今站在家乡的讲台上,才真正明白这句话的重量。走上三尺讲台,教书育人;走下三尺讲台,为人师表。汉语国际教育给我们的不仅是专业标签,更有汉语的文化、国际的视野、教育的多元视角。如果你们需要备考资料或职业建议,欢迎随时联系我。(联系方式:15182981916)
祝愿每位同学都能在属于自己的讲台上驰骋星辰,闪闪发光!也祝愿文旅学院每位立身垂教的老师都平安康泰,岁月生香!
——永远的同窗:童勇文
2025年5月5日


图文:童勇文
排版、编辑:张思雨
指导老师:钟凤
一审一校:石颖
二审二校:钟凤
三审三校:刘昌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