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导航
站内导航 ×
    人才培养 - 课程思政
    存在、孤独与苦难 ——文心读书会之读《活着》
    发布日期:2023-11-19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161次

    活着的意义是什么?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观点,儒家倡导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人类学认为,活着是为了繁衍,传宗接代,生生不息。那么,活着还有其他的意义吗?2023年11月16日晚上,文心读书会成员2021级杨朝林同学为我们分享了余华先生的《活着》,对活着的意义做了探讨。

    杨朝林同学从作者介绍、作品内容与思考三个方面展开分享。

    余华生于1960年4月3日,浙江省嘉兴市海盐县人,祖籍山东高唐,中国当代作家,中国作家协会委员会委员。

    其人生经历分为四个阶段,分别是:1960年—1973年是出生到读小学时期;1973年—1977年是中学时期;1977年—1983年是牙医时期;1983年至今是文学创作阶段。

    《活着》属于先锋文学。“先锋”一词始于法国大革命,再转向文化和文学艺术术语;无论是军事先锋还是政治先锋,抑或着是文化先锋,都有以共同的特点,它起源于浪漫主义乌托邦及其救世主式的狂热,它所遵循的发展路线本质上类似比他更早也更广泛的现代性概念。实质上先锋的本质就是狂热的、反叛的,反叛一切规则和权威。余华先生的作品充斥着暴力和血腥,叙事风格近乎冷血,可《活着》却是另一种风格,这部创作于1992年,在当代文学分期上来讲,是属于先锋文学时期。是余华先生听到了一首美国民歌《老黑奴》,被歌中的那位老黑奴经历了一生的苦难,家人都先他而去,而他依然友好地对待这个世界,没有一句抱怨的话所打动,从而创作了《活着》这部小说。

    在分析人物形象之前,杨朝林同学分享了几个经典片段,也帮助我们回忆了书中大致情节。接着对书中主人公——底层人民的代表人物徐福贵的形象进行了分析,从“家训、绸衣、家人、老牛”四个意象分别做了分析。

    绸衣,是富贵的象征,穿着绸衣挑着钱担子还债,绸衣被磨破了,从此,富贵的生活也破了。王喜死前嘱咐儿子把他的旧绸衣送给“我”,“我”穿上却像是穿上了鼻涕做的衣服,滑溜溜的,叫人难受。这也表明了主人公徐福贵的心理变化,接受了现实,接受了底层人的身份,既然不再是富贵之人,当然也不适合穿这象征着富贵的衣服,也表明了他已经适应了底层人民的生活方式。

    讲到家人,家人一个个从身边离去,特别是儿子“有庆”的离开,对家人充满愧疚。“盐”,一个平静的意象,它却是底层人民最贴近的物象,俗话说“伤口上撒盐”,于主人公徐福贵来说,月光照耀下那条弯曲着通向城里的小路,结束儿子有庆生命的小路,如洒满盐,渍染着受到伤害的心,痛到无可言说。这也可见,福贵是善良的,有愧疚之心。

    老牛,一个在书中多次出现的意象,杨朝林同学提出疑问,为什么作者不写其它动物,偏偏选择“老牛”这一意象?书中也写道:老牛像主人公徐福贵。老牛是福贵的缩影。牛有着聪明与任劳任怨的美好品质,有倔强与韧性的一面,象征着底层劳动人民的任劳任怨与在艰难中活下去的韧性。在老牛身上,主人公徐福贵看到了自己的过去,他没有放弃,清醒的活着。他在经历了许多磨难与意外后,找到了活着的意义,对生命充满希望,有了直面苦难的勇气,直面生活的勇气。

     

    最后,主讲人杨朝林同学留下一个思考问题——为什么《活着》叙述用第一人称?

    主讲人杨朝林同学结束分享后,参与同学积极分享了自己的感受。

    贾雪玲分享到:在《活着》这本书有这样一段话:“咱们攒钱,等鸡变成了鸭,鸭变成了鹅,鹅变成了羊,羊变成了牛,福贵家就富起来了。”这是一种非常淳朴的智慧。常听到:“人要为理想而活,为亲人而活,为你所拥有的一切而活。”可是就像余华先生所说:“人是为本身而活着,而不是为活着以外任何事物而活着”。所以有的时候,如果你对生活的期待很大很远,你就重复这一段话,我们只要一些小小的成就,在平淡的岁月里支撑你继续向前就行了。

    赵建萍同学分享到,读完此书,心灵倍感难受,从最开始讨厌主人公徐福贵,再到看见他经历过如此多的苦难与生离死别,就无比同情。在现实生活中,虽然别人有着很多看法,但我们要知道,最重要的是自己的看法。苦难推着我们前行,不能因困难而放弃生命。

    童勇文学长也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参与此次读书会,他指出,《活着》这本书的名字的寓意与书中所写截然相反,主人公从富人变成穷人,家人也相继亡故,生活一落千丈,他成了唯一的幸存者,和唯一一头牛相伴活下去。主人公徐福贵既是幸运的,也是不幸的。回想大学生活,大四的时候,每天都忙着许多事,也问过自己:活着是为了什么?读到过一本书,是塞缪尔·贝克特写的荒诞小说《等待戈多》,里面的主人公在无目的的等待着,不知道等待什么,面对着未知的生活。我们不能每天都这样随波逐流,人的自由是相对的,我们要找到活下去的理由。活着不易,活着追寻什么,等待什么?有为自由而死,如美国海明威的《老人与海》,年老的渔夫依旧在海上与大鱼搏斗;有为浪漫而死,如法国雨果笔下《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主人公追求爱情;有为英雄而死,如英国约瑟夫·海勒所写的《第二十二条军规》。但是中国没有,中国写活着,安定地接受命运,其中各有各的智慧与见解,对命运的不可知坦然接受。

          

    对于主讲人留下的问题,作者之所以用第一人称,是因为这样会显得亲切、真实,使读者身临其境。如果使用第三人称,以上帝视角讲述,会使得不真切,难以打动读者,引发感动。很多人也对余华先生评论——将困难留给读者,将快乐留给自己。希望在学校的你们多读读书,工作以后,会有很多工作,几乎没有时间阅读。   

    王凤同学在评论区分享到: 活着,这个命题很大。觉得自己的生命厚度还不足以谈这个,但青年人总是会有很多想法。我觉得福贵的命运与那个时代有关,个人与时代命运相系。我们不能说当时的人就都不幸福快乐,但是我们都庆幸自己能生长在这个“如愿”时代。我觉得,如果可以的话,我愿意有意义的生,而不是无意义的活着。但是有意义的生是无数个活着的连接片段,我们需要给自己目标与行动,而不是发恼似的乱想。从实践中寻找意义,或许也是能解决无意义的问题吧!

    钟凤老师谈到对于死亡,福贵其实是有变化的。由“贪生怕死”到“不想不明不白的死”再到想要“好好活”。转折点是他在战场上幸免一死,又亲眼看到龙二成了自己的替死鬼,那一刻他突然一下萌生了要好好活的想法。如果跳出这个文本,看其他余华的作品。比如:《许三观卖血记》那许三观又是为什么而活呢?如果说福贵是为了“活着”而活着,那许三观是为了“他人”而活,余华发表的长篇小说《兄弟》主人公——李光头,他是为“自己”而活。不管是《活着》还是《许三观卖血记》《兄弟》《第七天》其实都是在对人性、对人生困境的一个探讨。

              

    我们不要只是为了生存,我们要生活,那什么是生存呢?生存是一种本能的适应社会环境,它只是保持生命的一种延续,而生活是一种具有创造性意义的生存方式。那我们人到底应该选什么呢?人应是高于动物的。

    孟露总结到:老师给我们从等级、命运荒诞性的角度以及主体的有限性,或是生存,或是生活,以及余华老师更多的作品进行了拓展和分析。

    孟露同学由命运有感,分享了一个热点话题叫做“命运的齿轮开始转动”,指自己站在现在的角度去回看以前以往的经历,复盘自己的高光时刻,或者是一些低谷。然后我们就好像打开了上帝视角一样,在重新审视自己的人生。同时她还分享了网红博主殷世航的故事,鼓舞大家命运其实掌握在我们自己手中,正视眼前所发生的一切,然后勇敢的往前走,终会有“轻舟已过万重山”的坦然感。

    最后,杨朝林同学为大家分享了她提出的问题的答案:用第一人称进行叙述时,除了苦难,其实还有更多其他的感情。我们从富贵的身上,我们并没有觉得他是过得很苦的。并分享了自己下雨喜欢踩水坑的故事。杨朝林同学又谈到所有读者的感受在作者余华的掌控之中的。其在自序中提到,他的作品都是源于现实和生活。那爱情紧张的关系。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他意识到作家的使命不是发泄,不是控诉或揭露,他应该向人们展示高尚。这里所说的高尚,不是那种单纯的美好,而是对一切事物理解之后的超然,对恶、善和恶一视同仁,用同情的眼光看待世界。当别人受难时,我应该自己也感到受难。当别人犯罪时,我应该自己也觉得犯罪。

      

    余华老师的作品简洁而又真挚,同学们各抒己见,老师拓展思维,加以总结,带给了我们更多的启示。此次读书分享会就此结束。愿更多同学参与文心读书会,分享好书、好故事!

     

     

    图文:石颖 贾雪玲

    校正:孟露

    指导老师:钟凤

    严谨求实   守正出新 

    传承文化   融汇中西

    绵阳校区:绵阳市经开区机场东路83号
    梓潼校区:绵阳市梓潼县永利路92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