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省委重要工作部署,文化旅游学院党总支教工党支部严格对标《中国共产党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条例》要求,着力健全党员教育管理长效机制,规范执行“三会一课”制度,创新开展主题党日活动。按照中共四川省委组织部《2025年5月党员学习参考清单》部署要求,12日下午组织全体党员教师在D1-206开展专题学习。本次学习活动突出“四个一”特色载体,通过专题党课强基铸魂、示范案例启智润心、影像教学增信力行、分类导学精准赋能,构建起立体化党员教育体系。
专题党课突出政治引领。邀请中共四川省委党校(四川行政学院)副院长、教授胡雯做《完善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机制,以高质量发展新成效为全国大局作贡献》专题讲座,系统阐述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战略决策,深度解读其在区域协调发展、构建新发展格局中的重要意义。课程设置战略背景、建设现状、机制完善、未来展望四大模块,重点剖析经济领域产业集群壮大与科技创新协同、社会领域公共服务跨区域共建共享、区域协同发展机制创新等成果,强调建立区域协同创新、要素流通、利益共享一体化推进体系,为党员增强大局意识、提升服务区域发展能力提供理论指引,为党员教师强化宗旨意识、提升改革攻坚能力提供理论支撑。
影像教学聚焦正风肃纪。组织观看《正风肃纪强党性,以学促干建新功》专题微视频,生动展现纪检监察机关强化党风廉政建设的实践成果。通过解析违规吃喝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查处、民生领域腐败治理等典型案例,立体呈现正风肃纪净化政治生态的“四川实践”。学习研讨中,党员深入交流正风肃纪与党性修养、实干担当的联系,形成强化纪律意识、坚持群众路线、提升监督效能等多方面共识,切实增强参与党风廉政建设的政治自觉和行动自觉。
典型案例彰显创新成效。重点研学内江市推动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党员教育提质增效的先进经验。该市构建“组织覆盖+阵地保障+服务提升+作用发挥”全链条培育体系,打造“司机之家”“骑手驿站”等129个党群服务阵地。开发技能提升、法律法规、党建知识三大课程模块,建立“前期需求调研、中期培训实施、后期效果跟踪”质量管控机制。开展“最美甜城骑手”评选,组建志愿服务队,引导新就业群体参与基层治理。实现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党员参训率提升至95%、理论知识与实践考核优良率达90%的显著成效,为优化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党员教育模式提供可复制推广的实践样本。
分类导学坚持精准施策。专题研析“学习卡”分层分类教育机制,农村党员“技能培训+政策宣讲”,社区党员“治理创新+服务优化”,机关党员“政策执行+效能建设”,学校党员“立德树人+教学改革”,企业党员“技术创新+市场拓展”,“三新”党员“党建覆盖+规范发展”,构建精准化党员教育体系。
本次“每月送学”专项活动中,全体党员积极响应、踊跃参与,达成了全员参学、全面研讨的双百目标。后续,学院党总支将着力优化“任务清单化、推进项目化、督导长效化”的管理体系,不断深化“理论学习筑基、实践历练强能、岗位履职创优”三位一体的育人模式。通过学用结合、以学促干,把学习成效充分融入教育教学创新改革进程,有效对接地方产业发展需求,以扎实行动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建设,为打造特色彰显、水平卓越的现代化学院筑牢组织根基,注入强劲动能。
图文:文化旅游学院党总支教工党支部
排版、编辑:李杨思羽
一审一校:蒋琪瑛
二审二校:马文艺
三审三校:梁 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