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导航
站内导航 ×
    新闻资讯 - 学院新闻
    岁月回眸,拾光前行 ——19级学长分享求职之路
    发布日期:2025-4-18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168次
    互联网上经济下行、大环境不好的言论甚嚣尘上,学校是座象牙塔与社会脱节的说法也长篇累牍,而中文又是一个泛用性极广的专业,大家都说工作不好找,一届一届的学长学姐总不能全都去当老师了吧?因此我想在这里分享一些“旁门左道”的经验供大家参考。 在大学期间我便同所有有志的校友一样未雨绸缪,从学生会的新闻稿到后来自编自导的舞台剧,我写过歌词、影评、散文、剧本、小说,努力尝试各种文字相关的工作,却从未设定一个毕业后的方向。因为我只清楚自己能做什么,但不知道哪里需要我。 一次因缘际会,收到同校四年朋友的邀请,来到成都市蒲江县创业,同事的还有其他几位同学,在23年五月我开始了梦寐以求的远征,有机会趁学业还未结束先行一步接触那个憧憬且未知的社会。         
     
     #01    第一次出发     第一单生意是承接政府的文化宣传项目,我们分为三个小组,一个专门负责老城区新修水街的引流,一个负责短视频、公众号、海报等一系列宣传工作,我的小组负责了翁讲堂,也就是对本地的历史文化名人魏了翁进行资源开发。 经过一两个月摸索我们的工作才步入正轨,渐渐从“无组织无纪律”的小组作业式转变为有时效有规划的工作模式。因为公司所有同事其实都是同学,所以我们会的技能都差不多,有太多的东西需要从新学习。       
       
     
     #02    办公步入正轨     为了拍海报和视频专门请了摄影老师教学,他是一位多闯荡了几年也很年轻的师兄,那天出门采风时下着小雨,带我们一半教学一半也顺道多了解了解蒲江,他嘴里说的最基础的快门、曝光、焦距我听着都云里雾里,拿来相机让我们实操结果雨越下越大,我们拍到浑身湿透然后又回办公室一张一张评审。即便这样的经历不少,可让我们自己去拍的照片和视频依旧入不了他的法眼。             
     

     #03    户外拍摄     水街组要学习的是商业策划和标书,很可惜我们擅长的部分只有文化创意,最后创意难以落实一砍再砍,从战国武侠主题全方位的营造变成了只在广场办二十四场音乐会。好不容易敲定了标书在竞标环节又是一波三折。

           

       #04    实地调研 

            

     #05    前期工作     了翁组光是研读魏了翁的资料就花费了一个月,随后实地走访调研社区居民的情况,然后结合《三言二拍》寓教于乐的方式将儒学教化融入情景喜剧,我写了双人小品的剧本,找不到人表演最后只能赶鸭子上架自己上场。       
       
     #06    寓教于乐     跟同学一起创业听上去是一件不错的事,工作氛围也极其友好,可这一切的背后都需要物质支撑。我们初来乍到赖以生存的第一笔资金是这个政府项目的初期款,住可以申请免费的青年驿站,酒店双人间改的上下铺五人间,比学校寝室还少了桌子;办公室是问社区免费借用的;小县城内出行方便但我们做项目少不了走访调研,县城方圆三公里外的村子出行打车是一笔不小的开销;吃饭倒是和学校开销差不多。学习是必不可少的过程,然而这个过程也有必不可少的成本。我们即便没有一分钱开支,仅仅想要留在这里每月也需要一万五。       

         

     #07    第一场音乐会     
         
     #08    参加本地乡村活动     第一年就这样紧巴巴乱糟糟地过去,项目逐渐步入正轨的同时也跟我们的预期渐行渐远。临近毕业团队的小伙伴走了不少,办公室毕竟是寄人篱下搬过几次,水街音乐会从原来的十个人跑来跑去到一两个人也能顺下来,了翁讲堂从讲给居民的瓦舍变成了讲给政府领导的讲座,不再需要抓耳挠腮写剧本,我的精力转到短视频,开始跟师兄学习写脚本。       
       
     #09    乡村剧本杀     
       
     #10    宣传片拍摄     
       
     #11    去雪山拍摄因为高反差点挂掉     
       
     #12    脚本     

       

    #13    实地拍摄海报     青年驿站到期自己找房子租,有了厨房自己做饭,两两相抵开支没有多多少;工资从一千五变成了两千三,本着学东西的心态倒也无妨;一点一点装修、添置我们也终于有了属于自己的办公室。在一次一次奔走中我们就像冒险小队,来到一张乌漆嘛黑的新地图,然后一点点开拓,解锁一个又一个锚点和形象各异的NPC,酒吧、汉服社、图书馆、社工、音乐驿站、好吃的餐馆、各个社区服务中心、创业基地、景点......像是在沉浸游玩现实版的《星露谷物语》,这个地方不大不小五脏俱全;像是我初中时抬头仰望的天空,星辰大海靠自己航出了一片天。正式毕业离开学校的那天我写了一首诗《从今天起,我将成为天边的流萤》。 

     
       
     #14    青春亦如昨日     后来我们因为反反复复像改论文一样改报账材料,今天指一两处小错误,明天领导休假,一拖拖了半年,旧项目尾款遥遥无期,新项目即便推进顺利打钱也要走很久流程,一连三个月没有工资,最艰难的时候身上的钱只有两位数。在一次一次绞尽脑汁的开拓下,我对这座小城的每一根脉络都了如指掌,星图中黑暗的部分逐渐点亮,我逐渐失去了热情,新的项目也没有新的内容需要创作,船失去了方向。       

       

    #15    每周一版遥遥无期的材料     为了补全社交和对公材料这方面的短板,我一个人接下了外派的项目,去陌生的村子动员村民、筹备活动、拉扯村书记,直到顺利结项,完成了我的作品证明了我的能力,可是公司似乎没有迎来期待中的转机。我们依然陷在混乱的团队沟通和一言难尽的工作效率,更重要的是找不到新的源头活水。       

       
     #16    从零筹备的盛会     我和工作就像是夫妻,新婚时大家都是第一次,磕磕绊绊却也甜蜜。慢慢磨合成了老夫老妻,日子在默契中顺溜,可双方却在日复一日中相看两厌。县城实在太小了,装不下年轻人心里的向往,我们有蓬勃的朝气,想见更多的人,渴望不一样的风景,哪怕会颠沛流离。 于是,在24年底我开始考虑辞职。去见一见象牙塔外真实的世界。 首先考虑的是“吾乡”——蒲江本地一家深耕多年乡村振兴的企业,可以说整个成都这方面的头部。他们尊重年轻人的意愿,也能切实实现自我价值,通过先前的多次合作我可以直接入职,但那确实不是我喜欢的。策划类的工作内容需要经验,没那么必要专业,而且薪资待遇也和现在差不多。       
       
     #17    吾乡的青年活动     随后我把目光转向了成都,线下招聘不知门路,制作简历选择海投几个线上比较大众的平台:BOSS、猎聘、前程无忧,发现只有BOSS的岗位分类更细致,陆陆续续约了十几家面试。 纯文字工作有网文小说、给自媒体博主撰稿、企业公众号,甚至有一家用ai给大学生代写论文的,底薪三千,一万字提成一百。要么薪资低要么强度高,还是综合类工作比较可观。 因为有短视频作品所以优先考虑自媒体公司,面试过一家初创团队,有政府资源,专门拍摄宣传视频,属于定制类;还有一家信息流,专门做流水线视频,以量取胜。两种即便应聘文案编导也是摄影相关经验要大于文字创意,优先懂摄影,文笔不刚需。还有一家公司开在居民楼里,一眼草台班子的就直接避雷。 文旅方向面试过旅行社,专做小红书旅游攻略,文字、图片、视频都是从素材库里东拼西凑,发出去引流即可。一家初创团队只有三个人,底薪四千五;一家中型公司,底薪三千,都是按照引到的人头数提成。两家的说辞统一,说这份工作没有技术含量,而看我的简历和作品,他们用不到这么高质量的东西。一家颇有家资的中型公司,给旅游带团做人设,面试问怎样运营账号、立什么人设、怎样营销一类的专业问题,底薪六千加提成,很符合我对高质量作品的预期,可惜面试加微信之后就已读不回。 新媒体运营方面一家挂着小红书账号运营的招牌,面试才知道账号内容是做债务重组的,新时代贷款推销。还有比较冷门的行业,比如应急管理,给政府做应急演练的,负责短视频脚本、公众号文案、公文材料,这类与政府部门接触密切,不太招年轻人;比如字节这类大厂的外包,要先做一份笔试,续写短剧剧情、用ai生成剧情等等,没点理论知识根本无从下手。 总之东奔西跑一月有余,我见到了不少以前从未见过的生活方式,递出了许多份简历,却没有等到一束橄榄枝,心态也从谨小慎微挑选公司变成了破罐子破摔最后心气不再。当我明白求职与应聘的原则并非是择优而是适合时,不禁想到孔乙己的长衫,我为了适应社会多方贯通的经验竟成了下不来的高台,没有技术的工作不耽误我,有技术的工作我又不够格。许许多多的路都可以走,但我找不到一条能够走远。最后还是回到县城,续了房租。 找工作的这段时间我明白了两件事:一是“不是每一天都有所作为才算值得”,寻觅和等待既是无可奈何也是必不可少的客观规律;二是“一个人在一座城市生存的成本并不高”,别看我又是周转又是碰壁,其实开销远没有想象中那么多,“杞人忧天”还是“未雨绸缪”尝试过后自有判别。 期间偶然联系到一家需要互动式戏剧买断制剧本,试稿已经通过,正经工作之余能有爱好兼职也还不错。 过去我以为年轻人最重要的是搞清楚自己要做什么,直到挣扎与延宕过后,我发现“知道”和“得到”是两件事,既“知不可乎骤得”,故免不了上下求索。 最后祝大家学业顺利,若有余力可以先整理一份简历,逛一逛招聘软件,提前挑选理想的岗位再根据岗位需求提升自己。例如学习编剧、ai撰写、影视拍摄、自媒体账号运营,尤其是趁着大学身边还有人陪你疯陪你闹,寝室四个人共同经营一个账号便是四份“从0到1”的竞争力。纯职文案确实很难凸显水平,必须辅修点什么“歪门邪道”才好触类旁通。 老实说我也不知道明天该何去何从,请允许自己有迷茫的空闲,青春有大把的时间,可以消沉但不能一蹶不振,可以放纵但不能挥霍无度,可以沉思但不能踟蹰不前。如果天晴,我为你的欢歌鼓掌;如果阴雨,我为你的挽联撷泪;若踏着春风,且听百鸟争鸣;若身披秋霜,仍存万马齐喑,你不会孤单,前提是首先敞开胸怀。       
     

     图片:杨鹏飞 文案:杨鹏飞 排版、编辑:李杨思羽 指导老师:钟凤 罗莉 一审一校:石颖 二审二校:钟凤 三审三校:刘昌安 

             

       阅读 225    写留言

    严谨求实   守正出新 

    传承文化   融汇中西

    绵阳校区:绵阳市经开区机场东路83号
    梓潼校区:绵阳市梓潼县永利路92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