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5月6日下午14:20开始,中央民族大学常永才教授为四川文化艺术学院文化旅游学院的同学们作了《语言文化多样性与生涯创新》的讲座,2022级、2023级汉语国际教育专业100多名同学在D1栋1-4聆听了讲座,讲座由刘淑梅老师主持。常永才教授从语言文化多样性、人类命运共同体和生涯创新等方面,展开了此次讲座。
01语言文化多样性
常永才教授指出:在文化与创新方面,人类普遍有自我中心和民族中心倾向,所以在自己所属文化中,个体容易受文化传统和个体经验的制约。语言文化多样性体现在人们使用的语言、信仰的宗教、遵循的习俗、传统的艺术形式等方方面面。
(一)反映了人类社会的丰富性和多样性
世界上有数千种不同的语言,每一种语言都承载着特定文化的认知、价值观和传统。这些语言和文化的多样性丰富了人类社会的表达方式和思维方式,为人们提供了更广阔的认知空间。
(二)对于促进文化交流和相互理解具有重要意义
不同的语言和文化之间存在着交流、融合和互动,这种交流有助于人们更好地理解和尊重彼此的差异。通过语言文化多样性,人们可以更好地认识到世界的多样性,增进不同文化之间的友好关系。
(三)对于推动社会发展和创新具有积极作用
不同的语言和文化体系中蕴含着丰富的智慧和创造力,这种多样性为社会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和动力。在全球化的今天,语言文化多样性也为创新和跨文化交流提供了更多可能性。
(四)语言文化多样性面临着挑战
全球化和现代化的影响导致一些小语种和文化面临消失的风险,这需要社会各界共同努力保护和传承。同时,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也可能引发文化冲突和误解,需要通过对话和理解来化解。
02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常永才教授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指全球各国和各民族应该共同努力,促进和平、发展、公正、包容的国际关系建设。它体现了对全球化时代的共同责任和命运,强调各国间相互尊重、平等合作、共同发展的理念。
(一)与语言文化多样性的关系密切相关
语言和文化是人类交流和沟通的重要工具,它们是丰富多样的,受历史、地域、传统等多种因素影响,形成了不同的语言和文化体系。
(二)必须尊重各国和民族的语言和文化多样性
保护和弘扬人类社会的多元文化遗产。只有在尊重和包容不同文化、语言和信仰的基础上,才能实现国际社会的和谐、进步与共赢。
(三)语言和文化也是促进交流与合作的纽带
加强不同语言、文化之间的交流,有助于促进相互了解、增进友谊、消除误解和偏见。通过文化交流和互鉴,各国和民族可以更好地认识和理解彼此,增进友谊,打破隔阂,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
(四)文化“和而不同”
在全球化的浪潮中,部分文化可能会面临消失或受到冲击的风险。为了保护和弘扬不同文化的多样性,各国应该采取措施,促进本土文化的发展,保护和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同时也要倡导文化多样性,鼓励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对话,消除文化上的隔阂,推动文化多元化的进程。
03语言文化多样性与生涯创新
(一)语言文化多样性为个人带来更广阔的视野和思维方式
不同的语言和文化背景会塑造个人的价值观、认知模式和沟通方式,这种多元化的影响可以激发个人在生涯发展中的创新思维。通过接触和理解不同的语言和文化,个人可以更好地理解世界的多样性,从而在解决问题和创新方面具有更开放、包容的态度。
(二)语言文化多样性为个人提供了更广阔的人际交往和合作机会
在全球化的今天,跨文化交流和合作已经成为生涯发展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能够流利地运用多种语言和理解不同文化的个人,更容易与来自不同背景的人建立联系,开展合作,从而获得更多的创新灵感和机会。
(三)语言文化多样性为生涯创新提供了更广阔的市场和发展空间
随着全球市场的扩大,能够跨越语言和文化障碍的个人在国际市场上具有更大的竞争优势。他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满足不同文化背景下的需求,开发出更具创新性和多样化的产品和服务,从而在全球范围内获得更多的商业机会。
语言文化多样性不仅可以丰富个人的生活体验,更可以为个人的生涯创新提供重要的支持和动力。在当今多元化的社会和全球化的背景下,重视和尊重语言文化多样性,将有助于个人更好地适应和发展,从而在生涯发展中获得更多的创新机会和成功。
图文:文化旅游学院
编辑:赵凤林
一审:司文煜
二审:饶清玉
指导老师:梁莉
陈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