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是我们从小学到大学最基础的课程,它关乎表达、关乎思维训练、关乎艺术和审美的体现,更关乎人类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新课程标准指出:“探索大单元教学,积极开展主题化、项目式学习等综合性教学活动,促进学生举一反三、融会贯通,加强知识间的内在关联,促进知识结构化”。随着教育改革不断推进,掌握大单元教学已经成为语文教师的必修课。
基于此,2023年10月24日下午14:30—16:30文化旅游学院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师生于E105开展了《新课标大单元备课示例》的讲座,主讲人是绵阳师范学院的副教授余何老师。
讲座开始前,中文专业负责人钟凤老师先介绍了与座嘉宾,并嘱咐同学们,特别是未来有意愿成为人民教师的同学,静下心来,认真感悟余老师给大家传授的知识。
随后,余老师就其核心进行讲解,笔者将此分为四个部分:
一、初步感知初中语文的大单元教学形式
①介绍“单元”教学含义:指以大主题或大任务为中心,对学习内容进行分析、整合、重组和开发,形成具有明确的主题(或专题、话题、大问题)、目标、任务、情境、活动、评价等要素的一个结构化的具有多种课型的统筹规划和科学设计。
②对比教学方法:以九年级第一单元诗歌的学法为例,改革前教师重传授结论,现在教师应在对单元进行分析、重组过程中帮助学生学会通用的方法论。
③理解课型:按照不同标准可分为不同课型。以教学任务为基点,可分为:新授课、练习课、复习课、讲评课、实验课,这一类是单一课程;以组织形式和教学方法可分为:将授课、讨论课、自学辅导课、练习课、实践课、实习课、参观见习课。大单元在单元中既有新授课、练习课,也有学生的自主阅读课,是多种课型的重构行课程。
二、为什么要采用大单元教学的模式?
①钱学森用理科思维提出了中国教育的问题—用系统工程的方式来解决问题,系统工程可以分为部分、局部和整体,那么科学研究就是部分和局部,社会就是整体。人才培养是系统中最重要的一环,而我们的教育缺失了评价标准。
②我们该如何做?采取逆向设计: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让学生学到什么,就需要科学合理的,能够实现“学—教—评”作为一致的,需要从学生的低阶思维向高阶思维,从浅层次的学习走向深层次的学习。如何判断是低阶思维还是高阶思维,余老师引用了SOLO理论。
③什么是SOLO理论?“Structure of the Observed Learning Outcome”意为:可观察的学习结果的结构,其分类评价理论是香港大学教育心理学教授比格斯首创的一种学生学业评价方法,是一种以等级描述为特征的质性评价方式。其源头是皮亚杰发展阶段学说,发展具有阶段性,人的认知发展并非会一直前进。
④SOLO理论评价体系的五个层次
如图所示,这五个层次彼此是可培养、可干预、可评价的。
三、大单元教学的设计特点
大单元教学设计首先要求的是系统分析:整个单元规划和课时设计,必须建立在课程标准、核心内容、基本学情的深度分析基础上的“再建构”。什么是整体设计呢?它是指教师在课时教学以前,要在系统分析基础上组建单元,进行单元整体规划,以及整体规划下的课时设计。如:确定主题—— 明确目标—— 逆向设计(评价早于活动设计)—— 结构化任务、递进性活动—— 课型、课时、作业、测试统筹安排与科学设计。
通俗来讲,就是教师先对单元主题和目标进行梳理,随后以任务的形式展开单元整合课的教学,并预设学生的学习成果,相应做好评价,随之颁布预设好的任务,帮助学生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启发学生能从容应对同类型文本的解读,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也会实时跟进,明确学生是否能达到预设目标,如果不能,教师该采取“以退为进”的策略,帮助学生实现“跳一跳,摘苹果”的愿望。
四、大单元教学模式的具体案例
对大单元教学理论阐释清晰后,余老师以九年级第一单元为例,进行了详细的授课示例:在明确的单元主题及目标的指引下,余老师采取“集星辉斑斓,品诗歌之美”的集卡游戏,引导学生寓游戏于学习。同时,余老师预设了以下四个任务:
(一)且撑长蒿入诗境
(二)漫在星辉绘诗象
(三)波光艳影品诗语
(四)星河慢溯感诗情
在这些预设的大任务中还包含了诸多小任务,如理解诗人背景、划分诗歌节奏、阐述初度感受到对喜爱的诗句进行批注、鉴赏诗歌言语、尝试对诗歌进行续写,最终达到能“为你写诗”的单元目标,这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整个案例的推行始终贯彻从低阶思维转向高阶思维,从浅层次学习到高层次学习的理念。
当余老师的讲解告以段落之后,与会同学针对讲座内容积极提出了自己的疑问,余老师耐心地一一做了解答。
最后罗莉老师呼吁大家珍惜时间,投身于文本,练好基础功夫,顺应时代要求,走在传统教育模式改革之前,既不能妄自菲薄,也不能急于求成,更不能坐地躺平,要用心揣摩教育方式方法,力争成为一名优秀的语文教师!
图文:孟露、石颖
校正:石颖
指导老师:钟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