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导航
站内导航 ×
    新闻资讯 - 学院新闻
    爱或不爱的理由——我们今天如何读《伤逝》
    发布日期:2021-4-29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14644次
           2021年4月22日下午,四川文化艺术学院文化旅游学院中文专业负责人钟凤老师受邀前往有时书店参加了由绵阳市总工会女职工委员会和有时书店共同承办的“玫瑰书香”阅读缓压读书分享活动。在此次活动上钟老师为大家细读剖析了鲁迅先生唯一一篇以爱情为题材的小说《伤逝》。

         《伤逝》是以主人公涓生哀婉悲愤的手记,讲述了他和子君冲破封建势力的重重阻碍,追求婚姻自主建立起了一个温馨的家庭,但不久爱情美好破灭,男女双方因爱情相互吸引走到一起,却因为庸常生活压抑了爱情最终分道扬镳,天各一方。


     

          钟老师先是由陈丹青先生的《笑谈大先生》说起,引出了幽默生动的鲁迅先生。大先生的脸是生动而俏皮的,他的性格是非常“好玩”的。走进一部优秀作品,必然少不了知人论世,于是钟老师带我们走进了鲁迅先生人生三大痛苦:家道中落、母亲“娶”媳妇和兄弟失和。在详细地讲解中,大家愈加了解较为真实的鲁迅先生。


     
         回归小说题目,何谓伤逝?是感伤逝去的美好,还是涓生和子君一伤一逝的悲苦结局呢?
         小说中的子君是五四年代的人。那个时带的女性接受五四新思想之后毅然走出家门的结局又如何呢?鲁迅先生怀着对女性的关爱写了《娜拉出走之后》,指出大抵是子君的结局、饿死和堕 落三种都不好的结局。
         子君到底是怎样的女子?思想开放?逐渐平庸逐渐世俗化?是这样的吗?钟老师提到,《伤逝》的副标题是“涓生的手记”。这话顿时一语点醒众人,这是涓生眼中的子君。男权话语遮蔽了子君是存在,她始终处于“失语”状态。
          大家不难在小说中找到,子君安于小家庭主妇的角色,乐于做饭做菜喂鸡喂狗,把小家庭生活作为其人生的全部意义,甚至为油鸡而和房东太太明争暗斗——子君变得平庸起来了。在涓生追求诗和远方的时候,子君却疲于应付生活,他觉得两个人的思想不再同步了。可是涓生没有想过,“当你身心疲惫应付了一地鸡毛,是否还有精力追求诗和远方?”反观涓生,只有忏悔时的“自我辩解”,亲密时的“唯我独尊”,疏离时的“自欺欺人”后来就觉得子君是一个“只知道捶着一个人的衣角”的累赘了。

        《伤逝》的思想高度还在于启蒙者与被启蒙者之间的隔膜。启蒙者的启蒙思想过于抽象,割裂了生活与理论。鲁迅先生使我们思考:启蒙者是想让被启蒙者在精神上被启蒙而有生命的觉醒还是启蒙仅仅只是所谓抽象的话语?


     
          鲁迅先生就是一位真正的启蒙者。他在《这也是生活》中写到,“街灯的光穿窗而入,屋子里显出微明,我大略一看,熟识的墙壁,壁端的棱线,熟识的书堆,堆边的未订的画集,外面的进行着的夜,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和我有关。我存在着,我在生活,我将生活下去,我开始觉得自己更切实了,我有动作的欲望——但不久我又坠入了睡眠”。
          对于当今女性,子君的困境依然存在。来自婚姻和家庭在某种程度上对她们思想的束缚,多多少少剥夺了女人自我发展的空间。大家会思考,对于女性来说什么才是真正的独立?经济的独立或许还不够,心理上的独立也是不可或缺的。
         这是一次极有意义的活动!大家在阅读和交流中对传统文化和小说作品有了更深的了解和认识,希望能把有时书店作为我们传播文化的实训基地,希望以后能在钟凤老师的带领下加入到传播文化的活动中来。期待下次的阅读和分享!

    严谨求实   守正出新 

    传承文化   融汇中西

    绵阳校区:绵阳市经开区机场东路83号
    梓潼校区:绵阳市梓潼县永利路92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