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导航
站内导航 ×
    新闻资讯 - 学院新闻
    【建党100周年献礼】以美育人,以文化人 ——新中国红色主题美育系列赏析2
    发布日期:2021-3-25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779次

     
           一句誓言成就一部美术经典。本期,让我们走进文国璋创作的宏大历史题材石版画作品《我认的主义一定是变不了》。

           1922年3月,24岁的周恩来在给觉悟社友人的一封信中说:“我认的主义一定是不变了,并且很坚决地要为他宣传奔走。”这是周恩来确立共产主义信仰后昭告友朋的誓言,也是他一生坚守初心、牢记使命的精神动力。看似朴素浅白的一句话,里面有热情,有坚守,有牺牲,更有忠诚。

          周恩来(1898年3月5日-1976年1月8日),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之一,中国人民解放军主要创建人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元勋,是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
      
            我认的主义一定是变不了
          (周恩来同志和旅欧共青团支部成员邓小平、李富春、聂荣臻等同志在一起)
             石版画  1978年  文国璋
          《我认的主义一定是变不了》赏析

    《我认的主义一定是不变了》是文国璋先生1978年创作的石版画,作品展现了20世纪20年代初期,周恩来、邓小平、李富春、聂荣臻等进步青年赴法国勤工俭学确立共产主义信仰的情景,体现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他们的青年时代,从《共产党宣言》等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当中汲取力量,奠定了共产主义信仰并为之奋斗终生的坚定信念。

    画家通过石版画这一特殊绘画材质,一方面选取了石材特有的层次感和颗粒感,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青年时代的精神面貌展现得富有张力和感染力;另一方面也借助石材本身的寓意传达了革命时期先辈们肝胆相照、坚若磐石的革命精神和革命气节。
      


              局部之一


      
               局部之二

           画家掌握了精湛的石版画技艺,结合凝练的艺术主题,在处理石版画的细节上,做到了虚实结合,统一又富有变化。画面中景:背朝观者弯腰献花的人物,画家将其做了虚化处理,一方面是符合人物群像处理中的景深关系,另一方面则加强了画面的生动性和节奏感,通过这个虚化的人物串起了画面的前后关系,也使得作品的立意更加深远。画面后景:从寥寥几笔的碑刻到轮廓逐渐明晰的女英雄形象,在构图上起到了稳定的作用;同时,画家在女英雄的表现手法上采取了创造性的艺术化处理,将主旋律与艺术美进行了很贴切的融合,讴歌了在革命战争年代为了理想和信念抛头颅洒热血的仁人志士们。

         作品将文字与绘画语言和视听语言融为一体,画里画外传递出了中华传统美学中情景交融的意像之美。画面的前景、中景和远景互为影像,画家以石版画为载体描绘出了一场时空交错的壮丽诗歌,使得观者在赏画时提升了审美体验,得到了情感升华。



    画 家 简 介

    文国璋(1942.6.22—)生于四川省江津县,祖籍江苏淮安。擅长油画、版画。1961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附中。1965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1980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版画系研究生班。历任中国美术家协会展览部编辑,中央美术学院版画系副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油画学会会员、中国版画家协会会员。(出自百度词条)


        石 版 画 拓 展


     

           石版画源自德国,起源于十八世纪末,是由石印术发展而来的。清光绪二年(1876)石版画作为印刷术流入我国。

           石版画属于平版画。早期是用油性墨在石板或者锌、铅、铝等金属皮上作画,当画画好之后用阿拉伯的一种酸性树皮提炼出来的树胶对石板表面进行处理,利用油和水不兼容的原理形成石版印刷面。(出自百度词条)
       
           石版画 《自写侧像》1898  珂勒惠支
      
          石版画 《少女像》 1946  毕加索
          历 史 的 天 空

          1920年11月7日,周恩来在上海搭乘法国邮船“波尔多斯号”前往欧洲。这一路途经西贡、新加坡,穿越马六甲海峡,横渡印度洋,再经红海和苏伊士运河进入地中海,12月中旬到达法国南部的著名港口——马赛,历时36天。这是华法教育会组织的第15批赴法勤工俭学,周恩来等197名学生大多住在邮船的最底层的统舱里。这时,周恩来只有22岁,却已经是第三次远足了。

           第一次远足:北上津门
           1910年春,12岁的周恩来随着回乡探亲的三堂伯父周贻谦来到东北。周恩来先入辽宁铁岭的银岗书院,后入奉天(今沈阳市)第六两小学堂(后改名为东关模范学校)丁班读书。

           一次修身课上,老师问学生:读书是为了什么?同学中有的说是为了帮助父母记账,有的说是为了谋个人的前途,唯有周恩来坚决地回答:“为了中华之崛起!”老师未听清,又追问了一句:“为了什么读书?”周恩来大声斩钉截铁地说:“为了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从此,“为了中华之崛起”成了他一生的信条。
          1913年春,周恩来随四伯父周贻庚搬到天津,考入南开学校。

           第二次远足:东渡扶桑
           1917年9月,19岁的周恩来由天津登轮东渡日本留学。行前,他给同学写下了临别赠言:“愿相会于中华腾飞世界时。”他还写下了那首抒发他青年时期救国救民出水火的著名诗篇:“大江歌罢掉头东,邃密群科济世穷,面壁十年图破壁,难酬蹈海亦英雄。”

           第三次远足:西赴欧洲
          1920年底,周恩来远赴欧洲勤工俭学。行前他同天津的《益世报》商定,当他们的旅欧特约通讯员,经常给他们撰写通信,以所得的稿费补贴旅欧的生活费用。12月中旬,周恩来在马赛上岸,1921年1月5日渡过英吉利海峡,到了英国首都伦敦,打算投考苏格兰的爱丁堡大学。这是周恩来第一次到欧洲,眼前的天地更宽广了。

           周恩来一边积极准备爱丁堡大学的入学考试,一边如饥似渴地阅读英文版的《共产党宣言》《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国家与革命》等马克思列宁主义经典著作,并对当时欧洲也十分流行的各种思潮进行了广泛涉猎。

          他在这里进行社会考察,密切关注国际国内动态,经常通宵达旦地给《益世报》写稿,有时还翻译一些稿子。他与刚从国内到法国的张申府、刘清扬夫妇见面了,并时常去他们的住处讨论问题。这时中国共产党已经在国内筹建,张申府受陈独秀和李大钊委托筹建国外组织。周恩来与陈独秀和李大钊之前也有联系和交往,故而他们古今中外无所不谈。由张申府、刘清扬介绍,周恩来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摘自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严谨求实   守正出新 

    传承文化   融汇中西

    绵阳校区:绵阳市经开区机场东路83号
    梓潼校区:绵阳市梓潼县永利路929号